基于眼动数据、脑电信号、脑部核磁共振成像、机器学习等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在新文科研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帮助本校师生了解如何在跨学科研究中将认知、神经、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与本学科研究相结合,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将邀请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著名学者与新锐青年专家来校举办系列学术专题讲座,结合他们的个人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如何在不同研究问题中引入眼动设备、脑电设备、核磁设备与机器学习来验证相关研究问题。
本年度“认知·神经·机器学习”系列专题讲座共包括八次讲座,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2021年5月11日(周二)14:00-17:00
【主讲人】韩世辉教授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McGovern脑研究所【主讲人简介】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博导,连续多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曾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要从事认知心理学和文化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973项目子课题等。目前主要研究感觉经验、文化经验、社会组群关系和基因如何影响人类的社会认知及神经机制。提出并发表关于人类发展的文化-行为-大脑环路理论模型、关于社会群体加工的不对称种族加工理论模型、以及催产素社会适应功能理论模型等。2017年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TheSocioculturalBrain》,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ReviewNeuroscience、NatureHumanBehaviour、AnnualReviewofPsychology、TrendsinCognitiveSciences、PNAS、Brain、eLife、CerebralCortex、JournalofNeuroscience、Neuropsychopharmacology、PsychologicalScience、PsychologicalInquiry、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 Genral、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 HumanPerceptionandPerformance, JournalofSocialExperimentalPsychology、NeuroImage、HumanBrainMapping、JournalofCognitiveNeuroscience、SocialCognitiveandAffectiveNeuroscience、SocialNeuroscience、BiologicalPsychology、CultureandBrain等学术期刊上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并被国际同行多次引用。
【时间】2021年5月19日(周三)14:00-17:00
【主讲人】胡韧奋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主讲人简介】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古汉语信息处理。2015-2016年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访问学习。在ACL、EMNLP、COLING、《北京大学学报》、《语言文字应用》、《中文信息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ACL、COLING、CONLL等国际会议审稿人。
【时间】2021年5月26日(周三)14:00-17:00
【主讲人】丁国盛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讲人简介】博导,曾获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美国卫生研究院第四届“功能磁共振(fMRI)研究”国际会议优秀研究奖等奖励。主要从事汉语及双语加工的脑机制,语言经验、学习及脑的可塑性研究。现为Bilingualism: LanguageandCognition期刊编委,CerebralCortex、PlosOne、QuarterlyExperimentalPsychology等期刊审稿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心理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项,在CerebralCortex、NeuroImag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时间】2021年6月1日(暂定)(周二)14:00-17:00
【主讲人简介】博导,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博士后,曾在哈佛医学院短期任职。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科院人才计划。主要从事脑成像数据计算方法开发与信号处理、疼痛机制研究。曾在NatureCommunications、PNAS、Neurology、JournalofNeuroscience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
【时间】2021年6月8日(周二)14:00-17:00
【主讲人简介】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毕业,2012年至2016年在日本广岛大学、早稻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加入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兴趣为语言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尤其关注(1)语言中的韵律系统的加工及其与其它系统的交互,(2)跨语言中的因果表达。在SCI、SSCI发表论文10余篇,担任Neuropsychologia、JournalofPsycholinguisticResearch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时间】2021年6月15日(周二)14:00-17:00
【主讲人简介】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博士,曾任乌特勒支大学人文学院学术技能委员会成员、中国-乌特勒支学者联合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语篇认知与心理语言学。在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ICLC)、国际语篇学会议(IPRA)、语料库语言学及语言科技发展等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Causal connectives and perspective markers in Chinese: The encoding and processing of subjectivity in discourse(《汉语中的连词和视角标记词:语篇中主观性的表达和处理》)。
【时间】2021年6月22日(周二)14:00-17:00
【主讲人简介】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博士,博士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博士后。研究内容涉及婴幼儿语言习得、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评价、语言障碍的早期筛查等。近期主要关注汉语典型与非典型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特征和神经机制。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青年委员,国际婴儿研究学会成员。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 LanguageandSpeech, JournalofChildLanguage等期刊审稿人。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题目涉及婴儿语音感知、语言感知的跨语言对比、非典型儿童的语言发展等,论文发表于JournalofLanguage, CognitionandNeuroscience, InfantandChilddevelopment等。【时间】2021年6月29日(周二)14:00-17:00【主讲人】陆灵犀博士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讲人简介】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 博士后。主要从事言语理解与产生的神经机制、听觉加工机制、噪音中的言语识别研究。在eLife、NeuroImage、BrainandLanguage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以上讲座将同时以线上、线下形式进行。若学校在此期间另有安排,则相应顺延时间。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关注“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公众号“AIandCognition”,我们将及时发布最新消息和学术动态。
若有意参加相关讲座,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行预约登记。
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
2021年4月29日